盛夏“三伏”,室内外温差大,加上暑热贪凉、饮食不节制,人体免疫力容易发生波动,罹患带状疱疹的风险较高。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心内科主任医师钱菊英指出,“在夏季高温的情况下,饮食不当、空调不当以及多汗失水都会对人体的抵抗力、免疫力带来一定的影响,对于原本体弱中老年群体来说更是如此,带状疱疹的发病率也会相应地增加。尤其是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或者有其他心血管疾病的中老年患者群体,他们本身的免疫力可能就有一定程度的损伤,是罹患带状疱疹的高危人群。”
罹患带状疱疹不仅会对皮肤造成损伤,让患者感受到剧烈的疼痛,甚至还会对日常工作和生活造成困扰。数据显示,超过90%的成人体内潜伏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大约1/3的人在一生中会患带状疱疹。
年龄是带状疱疹最重要的危险因素。50 岁以上为易发人群,年龄越大越容易患病,病情也更严重。此外,像免疫力比较薄弱的一些糖尿病、高血压等“三高”患者,一旦罹患带状疱疹,可能会导致血糖血压的双线失守。相关数据显示,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是带状疱疹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其中,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患带状疱疹风险比普通人高39%。糖尿病患者发生带状疱疹风险比一般人可高达60%。
钱菊英表示:“带状疱疹所带来的危害是十分明显的。首先,带状疱疹会引起皮疹和疼痛,而且是持续性的神经痛,会严重影响患者休息、进食,造成患者的焦虑情绪。而当患者处在焦虑情绪下,可能会引发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儿茶酚胺的释放增加,导致血压的波动和控制不良。带状疱疹疼痛所导致的体内神经内分泌发生的改变,也会增加血管内皮损伤,致使短期内患者的心梗、脑梗的风险上升。对于所有的疾病,预防是最主要的。接种疫苗是特异性预防疾病最主要的手段之一。如果能通过非常有效的注射疫苗来预防带状疱疹的发生,我觉得对于高危人群来说,也是值得考虑的。”
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陈碧华表示,正在社区内推动“主动健康”的理念宣传和落地,提倡科学疫苗接种。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通过周末延时服务、疫苗咨询服务台、全科医生开具疫苗处方、试点智慧接种平台和小程序应用等“一条龙”服务,让辖区居民享受更便捷的预防接种服务。
接种疫苗是疾病预防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在接种疫苗之前,做好充足的功课是十分必要的。陈碧华提醒:“在我们社区常常遇到很多居民因为自身患有一些慢性疾病,担心接种疫苗之后会并发一些感染或者其他的病症。其实慢性病人群并不是疫苗接种的绝对禁忌人群,如果处于疾病的稳定期,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降低罹患带状疱疹的风险。对于这类居民来说,在接种前需要与医生充分地沟通。首先要评估自己的健康状况,要了解自己的慢病控制情况,提前告知医生自己的慢性病史和用药的情况。同时可就疫苗的保护效果、保护时长、禁忌证、接种的程序、安全性等信息进行咨询,然后科学地进行接种预防。”
财富牛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